http://goo.gl/URy8ZL

國際清算銀行(BIS)6日警告說,各國央行的貨幣刺激措施對金融市場的效果恐已不如以往,近來成為央行「新寵」的負利率政策,效果也令人質疑。有「央行中的央行」之稱的BIS,在6日發布的最新季報中指出:「在過去幾個月的動盪中,市場漸漸察覺到各國央行可能已用罄有效的政策選項。」BIS表示,部分央行固然可以祭出負利率措施,但若利率可能降至負值或長期維持在負值,散戶與機構法人的行為也會變得更難以捉摸。BIS指出,目前看來,各國負利率政策在貨幣市場中的作用和正利率相去不遠,不過負利率幅度擴大到什麼程度後情況會改變,目前仍屬未知。BIS首席經濟學家伯里歐(Claudio Borio)認為,在新興市場企業發債總額已然大減之際,新興市場面臨海外金融環境緊縮與國內金融景氣循環變動的風險,「兩波頻率不同的大浪同時來襲,可能形成規模與毀滅性更驚人的巨浪」。全球經濟直到去年底都還算穩健,美國聯準會(Fed)去年12月啟動近十年來首次升息,並未立即在金融市場掀起大亂。但這番好景今年初便風雲變色,中國成長前景堪憂、油價崩跌,進一步在全球拉低已然低迷的通膨。BIS近年來多次對超寬鬆政策的長期效用與對央行造成的負擔提出警告。伯里歐表示:「即使在史前無例的寬鬆環境下,部分關鍵經濟體的成長仍令人失望,通膨也低迷不振。投資人都看在眼裡,也首次對央行翻轉局面的能力感到失去信心。」BIS並提醒說,日本與歐洲央行都暗示願意進一步寬鬆,但市場走勢顯示,投資人愈來愈擔心負利率將出現他們不樂見的後果。
D372FDF5B55DD80D
arrow
arrow

    j133t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