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http://goo.gl/aifZ8l

鉅亨網劉祥航 綜合報導Michael Phelps 收獲了他參加奧運第 22 面金牌,讓人們看見頂尖運動選手風光的一面,他個人資產估值也達 55 億美元,靠的是龐大的企業贊助。但多數參賽選手一年賺不了多少錢,例如兩屆參賽標槍的美國選手 Cyrus Hostetler 表示,扣除日常開支後,他一整年最多只能賺 3000 美元(約 9.6 萬元新台幣)。《華盛頓郵報》報導,許多參加奧運的選手是職業運動員,他們平時就得到大量的企業贊助及代言,像是 NBA 明星 Kevin Durant 及 Jimmy Butler,他們只需要參加訓練、參與比賽,賽後回去享受原有的物質生活,但這樣的運動員,僅僅是少數。平均來看,美國奧選選手並不生活在金融階層的頂端。根據美國田徑協會資料,田徑選手的收入分配,像是極為陡峭的金字塔,只有極少數能獲得優渥的生活。美國前 10 的田徑選手,半數人的年收入都低於 1.5 萬美元 (約 48萬元新台幣)。基本上美國政府並不撥出資金,贊助奧運參賽選手,部分協會提供專項補助,例如,美國游泳協會會提供排名前 16 的選手,約 3000 美元的補助,但這都是少數。多數有志參賽的美國選手,必須自籌資金,來完成夢想,很多必須靠家人的支援。2012 年倫敦奧運時,體操選手 Gabby Douglas 的母親申請破產,就提到女兒的訓練花費大量金錢。現在有新型的集資管道,例如十項選手 Jeremy Taiwo 及游泳選手 Chuck Katis,他們就在眾籌網站 GoFundMe 募款,以資助訓練及差旅費用。現實中,無論男女,我們可以看到美國奧運選手從事各式各樣的工作,有服務生、老師、教練、建築工人、公共演講者,有些年輕選手還在念書,一些人在服役,一些幸運兒可以在地區的奧運培訓中心專心訓練及生活。美國奧委會目前已經在實施一些計畫,能提供一些選手支援及就業機會。主要是設法與企業合作,像是 Coca-Cola 及 Dick’s Sporting Goods ,都提供了選手全職或兼職的就業機會。追逐奧運夢想是一件難事,是一條艱辛漫長之路。部分選手空有技術,還是會因為財務的理由,不得不放棄個人的奧運夢。另一方面,國際奧會雖然有大筆的企業贊助及相關進帳,基本上並不提供獎金給參賽選手,這也不符合基本的奧運精神。更長的時間中,奧運標榜業餘與榮譽,甚至不歡迎職業選手參賽,這引起長期的爭論,直到 1980 年代之後才有所讓步,但仍不提供任何物質獎勵。《Forbes》報導,本屆奧運選手的年收入排行中,排名第一的是 NBA 球星 Kevin Durant,其次是網球球王 Novak Djokovic,他們 1 天的收入就有 1.5 萬美元以上,完勝美國田徑選手的年收入。《Forbes》統計,奧運會上有 14 名運動選手,年收入超過 1800 萬美元,從運動項目來看,籃球和網球是大宗,主要是高度職業化的結果。職業足球員雖然有高收入,但受限奧運規定,每隊只能有 3 名 23 歲以上選手,使得能排上奧運賺錢榜前 14 的,只有巴西的 Neymar。田徑、游泳雖然是奧運的核心項目,但收入排行榜上卻矮人一截,只有飛毛腿 Usain Bolt 一人進榜。 延伸閱讀:? 〈鉅亨看世界〉奧運金牌「不值錢」? 〈鉅亨看世界〉你不知道的奧運
3FF88C97D44DD253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133t13 的頭像
    j133t13

    黃俊昇的部落格

    j133t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